当问起汽车保养所需要更换的液体中,对于发动机冷却散热系统所用的液体,有非常多车主甚至非常多的机修师傅会说是防冻液。我在10多年的汽车售后门店培训中,经常会强调,千万不要说“水”,也不要说“防冻液”,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导致误区的说法。
水是非常好的散热介质,但是水本身既不防冻,也不防沸,又会产生水垢,绝对不可以单独添加入冷却系统的。另外,如果说是“防冻液”,那就有很多人对于要不要更换产生了误区,例如,“夏天天热就不用更换”、“南方不需要防冻液”等。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一是想让广大车友认识冷却液,二是想让修理行业的技师们改正错误的叫法。着重强调:防冻液≠冷却液!发动机冷却系统需要的是冷却液!

防冻仅仅是冷却液的四大功能之一,而发动机真正更需要的,是防沸、防腐蚀和冷却功能。因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如果不进行散热,很可能就会发生严重故障,所以需要依靠冷却系统中循环的冷却液来带走热量。高温可能导致液体沸腾产生高压泄露,所以是不能用纯水的,这才需要冷却液的防沸功能,因为冷却液的沸点是高于水的。防冻、防沸、冷却功能是较为普遍所知的,防腐蚀却非常容易被疏忽。

冷却液是由基础液(水+乙二醇)+缓蚀剂(防腐蚀,这是区别冷却液品质的重要因素)+其他添加剂。为什么不要用“防冻液”的叫法,是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防冻,单靠水和乙二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防冻了,但是这二者是有腐蚀性的。所以,性能怎么样,能用多久(需要什么时候更换),就得看缓蚀剂的质量了,而我们对冷却液的分类,也主要是以缓蚀剂的类型为依据的。

由于认知的不足,以及修理厂只顾低成本的原因,市面上充斥着不少低端伪劣产品,主要是纯无机型配方的产品,更有甚者,竟然仅仅是用水加染色剂勾兑而成的!当前比较普遍的主流产品,则是以混合型为主(比无机型好,比有机型差),能在修理厂里换到这种产品,算是还过得去了。而真正的高端产品,则是用有机型配方(OAT),它具有更广泛的金属兼容性(有效保护金属不受腐蚀,不同厂家不同发动机所用金属可能是有差异的)、更长的使用寿命(高品质的产品一般可达三年五万公里甚至更长)。
尽管高端产品的成本可能是主流产品的几倍,但是一般售价也就在300元以内吧(4升为例),一箱油不到的费用,却可以使用三五年。在此,也提醒广大车友,关注产品的是什么类型(注意看是否有“OAT”字眼),也呼吁广大修理厂,使用高品质的冷却液,维护车友的利益。
本文由“凌晨三点一刻的猫”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,欢迎点赞+关注,带你一起长知识!